close
    

友善連結_暗臨試聽

林生祥,一個你並不陌生的名字。前【交工樂隊】主唱,美濃人。在九○年代前期與「美濃愛鄉協進會」一起衝撞體制、反對可能危害生態永續的水庫興建。在過程中,生祥與團員用音樂記錄了客家人硬頸的性格及退無死所的艱難處境,成為《我等就來唱山歌》專輯。是台灣社會運動與音樂結合的一個重要註腳。

【交工樂隊】解散後,生祥仍與筆手鍾永豐搭檔創作詞曲,並找到口琴手彭家熙(小彭)、無琴格貝斯手陸家駿(小六)、三弦/月琴/琵琶手鍾玉鳳等樂手,組成【生祥與瓦窯坑3】,並發表新專輯《臨暗》。

透過音樂的張力,永豐與生祥向社會大眾顯現出身處於都市邊緣,鎮日為生活勞心勞力的小人物圖像,在樂音的振動中,試圖理解他們的悲哀、悲劇從何而來。這份作品也正好呼應了當前因泡沫經濟崩解與經濟結構轉型而造成的嚴重失業現象,期待這些創作能夠引發聽者對「身分/離散」議題的深入探究與反省。並在出外與留鄉的客家人民間,橋接出同情的諒解。
轉載自 大大樹音樂圖像

過去吟唱台灣勞工的生活和心聲的曲目,多以閩南語來表現,【臨暗】則是以客家農民的觀點和語言,來敘述離鄉背景到都市打天下的農村青年的生活。 為了突破「本土」的侷限,在樂曲的音樂質素與編曲上,嘗試了不同以往的操作模式,結合閩南歌謠與都市文化情境,並與國際樂手合作,展現另一種「傳統與現代」、「客家與閩南」、「農村與都市」、「東方與西方」的多重結合可能性。 在新的時代裡,林生祥/鍾永豐試圖找尋客家新音樂文化的發展方向,並且不管是在樂曲表現或是歌詞內容上,都堅持著本土化與國際化與時並進的信念,挑戰客家新民謠的藝術境界。 

生祥與瓦窯坑3         Sheng Xiang & Water3

關於生祥與瓦窯坑3
  交工樂隊解散後,生祥仍與永豐搭檔創作詞曲,並找到口琴手彭家熙(小彭)、無琴格貝斯手陸家駿(小六)、三弦-月琴-琵琶手鍾玉鳳等樂手,合作「臨暗」專輯。每到練團,樂手們駕車奔向淡水山區,尋水源里小路,至盡頭的瓦窯坑三合院,展開編曲的工作。音樂在三合院暈開,蟬唧鳥囀在山坡林間協奏,大冠鷲在夏日天空盤旋喧鳴……。   樂手們喜歡瓦窯坑三合院裡做音樂的感覺,於是,「生祥與瓦窯坑3」出現了。
  在「臨暗」專輯裡,有永豐流浪的詩意、生祥植於民謠的曲格、小彭瘋狂卻收斂的口琴、小六凝鍊沈吟的貝斯、玉鳳傳統韻味的彈撥,以及生活與自然奏和的色調。



臨暗(客語版)

1.臨暗
2.都市開基祖
3.頭路
4.三班制
5.輾來輾去
6.緊來緊賤
7.古錐仔
8.冇頭冇路
9.大水樵
10.痛苦像井
11.路還愛行
Bonus:
12.細妹,汝看 (寒夜序曲片尾曲)



生祥與瓦窯坑3 前進德國音樂節  2005/5/17 下午 05:05:00
<轉載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

結合客家閩南音樂與社運的新民謠風格

「生祥與瓦窯坑3」再傳喜訊,繼入圍金曲獎七項流行音樂獎項後,樂團將於七月應邀前往歐洲六大夏日音樂節之一的德國TFF世界音樂節作客表演,這也是首次國內有樂團受邀演出。而歐洲樂界對這支自反美濃水庫崛起、充滿人文關壞的客家樂團,更是充滿了好奇。
「瓦窯坑」實際上是一個路名,16日樂團主唱林生祥選在孕育其創作的淡水山區水源里的「瓦窯坑」裏,向大家宣布這個好消息。因為這座有百年歷史的三合院不但是從生祥退伍之後,自交工到現在瓦窯坑3重要的「練團室」,而群山圍繞,花語鳥囀不時的與吉他聲唱和的環境更造就了「生祥與瓦窯坑3」的新專輯「臨暗」。

這次歐洲出擊,林生祥的經紀人鍾適芳指出,歐洲樂評相當注意生祥以社運議題為內容,再結合客家閩南音樂原素形成的新民謠創作路線。英國權威樂評雜誌「Folk Roots」最近一期不但專文推介,英國資深樂評人Ian Anderson還親自背書,認為該團是近年來最好的亞洲樂團。

「生祥與瓦窯坑3」前身即交工樂隊,前年解散,團長的林生祥與筆手鍾永豐加入新成員,口琴手彭家熙、貝斯手陸家駿,還有能融會三弦、月琴、琵琶的鍾玉鳳等人組成「生祥與瓦窯坑 3」,針對旅居都市打拚的客家族群生存問題創作《臨暗》專輯,更入圍有七項金曲獎。原交工團員則另組「好客樂隊」,活躍於鄉間及工運場合。

林生祥的歐洲之行,還將參加捷克左翼色彩濃厚的「Respekt」音樂節、挪威「Riddu Riddu」音樂節,全程由對方付機票邀約,行前將在北中南多地舉行系列巡迴演出。赴歐行前暖身活動,將自17日起先到綠島的「2005綠島人權音樂祭」演出,21日起在台北多處及中壢休耕演唱會、美濃黃蝶祭演出。


Paul Fisher對【臨暗】的評論

或許「音樂無國界」這樣的說法已經有點陳腐且被過度使用了,然而聽過「生祥與瓦窯坑3」的新作【臨暗】後,我卻很難不同意這句話仍能通用於此。他們的音樂並非演奏音樂,而是以辭意為重、詩意流竄的聲音。生祥所唱的,我一個字也聽不懂,但我可以聽見他聲音中豐富的熱情,他所唱的都是他堅定而清晰的信仰。他們音樂中擁有跨越疆界的元素,那正是曲曲美妙動聽的旋律,在我聽完很久後依然深深刻印在腦海裡。隨著音樂唱時,我甚至想要模仿這些聲音,然而卻總無法如願。異於西方、百分之百的亞洲聲響,「生祥與瓦窯坑3」自信地找到認同。

感謝「生祥與瓦窯坑3」創造出如此精采的音樂,向他們致敬。

原文
Perhaps it's an overused cliche that music is the universal language. Nevertheless, listening to the music of Sheng Xiang and Water 3 it's hard to disagree with this notion. Theirs isn't instrumental music, this is music where the words matter. I can't understand a word Sheng Xiang is singing, but I can hear the passion in his voice. These are words that he clearly believes. The universal bit of the music is those wonderful melodies. Long after I've listened they remain in my head. I even sing along in words probably completely different to the correct ones, yet sort of familiar if not similar. And yet, it all feels definitely Asian, not Western, there's a proud sense of identity.
Sheng Xiang and Water 3, respect and thanks for the brilliant music.

註:Paul Fisher是英國資深樂評人,並自創獨立廠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這篇文章來自shihlun/article 的Blog,一直有看他們的評論而且覺得很棒....希望能跟大家分享
引用 shihlun 的文章: 為勞動者造相—評林生祥與瓦窯坑3的專輯「臨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邊唱邊聊 《臨暗》的創作軌跡 
<連結自大大樹音樂圖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ilchide 的頭像
    zilchide

    NoMuzikNo:zilchide

    zilch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